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的管理与控制,提升城市形象,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组织了由市城管服务中心、建工中心、监察支队及各区市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小组,开展了一场覆盖全市在建工地的拉网式排查行动。这项检查旨在规范工地现场管理,确保建筑垃圾的源头管控,让这条负担在城市建设中的“隐形杀手”逐渐显现其真正面貌。
建筑垃圾的管理一直是城市治理中的一项重要议题。近年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在建工地的数量剧增,随之而来的建筑垃圾管理难题也一天比一天突出。为强化建筑垃圾源头的管控,市住建局决定开展此次排查,力求通过系统的检查和监管,发现并纠正在建工地存在的问题,确保建设环境的整洁与安全。
此次排查覆盖明星工地与偏远地区,重点检查建筑垃圾处置方案的编制及核准备案、现场分类堆放情况、外运处置协议的签订情况、工地扬尘管控措施的落实等。检查组对30余个在建工地进行了深入走访,现场查阅了包括建筑垃圾处置方案、处置核准证、运输协议等在内的文件材料。发现的问题包括:建筑垃圾处置方案编写不规范、未办理处置方案核准、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堆放等。
为了切实解决这样一些问题,检查组要求能够现场整改的立即整改,对其他问题也明确了时间表,督促尽快处置。具体来说,检查组对此次操作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。
首先,检查组强调,建筑垃圾处置方案的编写需规范化。建设和实施工程单位必须按照“八证合一”的要求,详细列明建筑垃圾的种类、排放量和排放时间。尤其是要结合工程体量和实际情况,合理估算建筑垃圾产生与处置数据。此外,选定经过核准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与消纳场所,签署处置合同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。
其次,工地需建立源头管理长效机制。参建单位一定要做好建筑垃圾的分类堆放,确保不混入生活垃圾,并对工地垃圾进行覆盖和洒水降尘。工地出入口要设置建筑垃圾管理公示牌,以增加法律意识和公众参与。主管部门根据真实的情况,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、无人机航拍等高科技手段开展定期排查。此外,市民的监督作用也得到了重视,举报电话的公开将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,共同维护工地与城市的整体卫生和秩序。
最后,加强运输环节的管理至关重要。各区市将加大对运输单位及车辆的核准登记力度,严格落实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联单管理制度,并与公安、交通及城管执法等部门共同加强日常监管。同时,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未经核准的运输单位运输,确保数据流通的透明化,运输单位一定要向属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申领《建筑垃圾收运处置联单》,确保后期资料的清晰可查。
此次建筑垃圾拉网式排查行动的开展,不仅提升了我市建筑垃圾管理的规范性,也为保护城市环境、提升城市形象打下了坚实基础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,这项工作将持续推进,发挥出更大的作用,让城市在发展中更加美丽、整洁、有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